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   人文鸡公山 >>古茶文化 >>

鸡公山茶文化—写在辛丑年中秋夜之际

来源:鸡公山风景区  发布时间:2021-09-25  浏览 1828 次



信阳茶文化之父—甘以敬




甘以敬是信阳茶的更新换代首要人物。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,最后定名为“信阳毛尖”。清末,兴办实业,风起云涌。1903年,李家寨甘家冲秀才甘以境内(字周原)从湖北咸宁、安徽六安和麻埠、浙江杭州西湖(龙井茶)等地购买茶籽,在豫南震雷山北侧辟地植茶30余亩,并首创成立了元贞茶社。震雷山和鸡公山同属大别山系,在地貌气候和土壤种植上同样适合茶叶种植。




鸡公山千年古茶树




鸡公山是信阳毛尖的发源地,鸡公山大茶沟现存有唐宋遗株千年古茶树,茶文化深邃厚重、源远流长。在《重修信阳县志》中,记载着鸡公山大茶沟存在着“唐宋遗株”。2003年,鸡公山管理区成立风景资源调查组,成功于旗杆石南500米、胡湾靠近备战公路西侧山坡约200米处发现了古茶树。其中,最大株高4米、5杈,为萌生,根周长94cm,直径30cm。可视范围20米以内,同类茶树有10株,树龄400-500年。现在信阳出产的茶叶不仅有绿茶、还有白茶、红茶、黑茶、鸡公山产茶大区的茶产业发展已是如日中天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马歇尔楼




在这里可以轻松了解中国几千年的茶叶简史,还可以了解唐人和宋人的饮茶方式,更可直观的看到制茶的过程,并体验美味的茶餐。20世纪早期,俄茶商在鸡公山建有多栋别墅,现只遗存2栋。一栋是阜昌洋行老板巴诺夫修建,被称为“巴公别墅”。另一栋可能是顺丰洋行老板巴提诺夫(或伊万诺夫)建的,俗称为“马歇尔楼”。





巴公别墅




巴公即巴诺夫,中国人尊称他为“巴公”。他在汉口和鸡公山所建房屋均称为“巴公”。他1869年来到汉口,成为俄国茶商新泰洋行的大股东和主持该行日常工作的大班。巴公别墅位于避暑官地和教会区交界边缘,澡塘洼上端,去报晓峰和颐庐公路的丁字路口处。1982年交归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。此房年深日久,破烂不堪,1985年12月拆除,在原址重建,外形与原建筑相同,室内按客房设置。原建筑为木地板,改为混泥土地坪,屋面改为红瓦,坚固美观。






俄国茶商




俄国茶商从1863年进入汉口至1917年,半个世纪的经营,是他们在汉口经营的黄金时期,业绩辉煌。自1863年俄在汉口洋楼洞建立顺丰砖茶厂以来,有几十家俄国人涌入建厂,其中最大、最有影响的有4家,即顺丰、阜昌、新泰、源泰。据《江汉关贸易报告—1894》,直接运往俄国的茶叶稳定在12万担(约6000吨)。从汉口直接运往外洋的茶叶数量147,670担(每担100斤)。




中国名茶之一  信阳毛尖




“早起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。千百年来,茶不仅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,茶文化更是厚植于中国文化之中。淮南茶,信阳第一。现在信阳出产的茶叶不仅有绿茶、还有白茶、红茶、黑茶。“信阳毛尖”在1915年荣获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博览会金奖,光耀豫南,享誉全国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鸡公山茶文化




信阳种茶历史悠久,始于东周,名于唐,兴于宋,盛于清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唐代的陆羽,李肇分别在《茶经》和《国史补》中把义阳(今信阳)列为国之名茶。千百年来,信阳人以茶为媒,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阳茶文化。鸡公山特殊的地理气候,更适合绿茶的种植,在鸡公山山上,一垄垄茶园,像似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。如今的鸡公山产茶大区的茶产业发展已是如日中天,我们更愿意以茶会友,和你一起了解咱信阳人自己的茶文化。




文:摘自鸡公山文化/鸡公山史海钩沉
编辑:潘旭

温馨提示

1.进入景区,请配合疫情防控工作,主动测量体温,出示健康码。
2.为保障游客安全,每日7:30-16:30自驾车辆禁止上山,可统一换乘景区巴士或步行登山游览(国家法定节假期间,车辆限行时间根据交通管制情况另行公告)。
3.所有免票人员需凭本人身份证自行购买5元保险。
4.以上优惠活动,均不包含景区交通费用。

咨询电话:0376-6912058